欢迎访问北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房屋建筑安全鉴定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根据《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质量状况测评管理办法(暂行)》(京建法[2013]2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13年4月正式开展了房屋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状况测评工作。通过安全质量测评,督导参建各方落实主体责任,实现了精细化、差别化管理,使我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状况有效受控。
一是掌控全局、管住过程。截至2014年4月,全市有961家建设开发企业、502家施工企业、210家监理企业开展了测评工作,涉及17个区(县)、2703项工程、13971个单体,涵盖施工前准备至完工预验不同施工阶段,建筑面积11986.7万平方米,安全质量自评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构建竞争、两场联动。各参建企业针对自评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实现自查自纠自管自控。对测评排名靠后的,企业加强重点管理,项目迎头赶上。对未按要求开展测评工作的或测评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市监督总站根据《北京市建筑业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2013版),对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相应记分并责令改正,实时和评标挂钩。。
三是差别监管、闭合管理。市监督总站2013年三、四季度共计对未开展测评、测评排名后1/3档次中的46家施工、24家监理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85份,立案233起,处罚金额329.73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在动力。
四是远离底线、追求一流。全市2013年建设系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6起,死亡16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88%和30.43%,安全事故和起数连续三年下降,成效显著。